close

 

       電影《到不了的地方》開場時,我滿心期待;演了三十分鐘後,我開始坐立不安。結束前三十分鐘時,有一對情侶離場,我挪了一下屁股;電影結束時,蕭敬騰開始唱主題曲,我忍不住的奔出戲院。

前年我在書店翻了翻原著《到不了的地方,就用食物吧》,版面與內容都滿有趣的,這應是編輯台主導的書。我半個小時就翻完了,沒有買。

一部好看的電影必備的條件,編劇、導演、攝影、演出等等,這部電影都沒有到位。而且都不及格。風景拍得還不錯,但做了很多後製,缺乏原味。

首先,劇本零散到不知所云。台灣的電影最大的問題是劇本,常常說不出完整的故事,仿若便祕,既痛苦又不乾脆,《到不了的地方》最典型。故事講兩個男人用一部機車出遊旅行,途經阿里山、信義鄉、蘭嶼等地方,他們也因此趟旅途中遇見的人事物,和吃到的幾道料理而療愈了他們和已逝父親的關係,最終和自己和好而走出陰影。

這樣的元素已足夠說出精彩的故事,但是,卻說得像被鬼魅纏身般,令人坐立難安。文青式的對白零零落落的接不上故事,顯得既複雜又冗長。我們看到了許多毫無邏輯而且突兀鏡頭與片段,讓整部電影變得缺乏節奏。

導演夢囈的說著自己的故事,可惜觀眾看不懂,不斷重覆回敘的父子關係,還有那段千歲橋上的台日異國的殉情情侶等等,好像廣告的影像似的強迫你接受,直到讓你反胃。

台灣的電影票房好不容從谷底爬了上來,但我好像看見一片黑影又攏上來。大多數導演用脫離現實的浪漫情愫牽著觀眾走進戲院,或是用浪漫的民族情緒包裝,總之,單簿的取材,缺少面對社會的勇氣。不若近年的中國電影如《天注定》、《白日焰火》等如電光石火般的衝擊力。

拍電影最重要的是誠懇。用精簡的鏡頭說簡單的故事,不要說理,避免繁複。觀眾在暗黑的戲院期待不就是這些嗎?

        不知誰這過這樣的話:「看一部差勁的電影會讓你顯得有成就感。」

        難看的電影,就別再拍了吧。

arrow
arrow

    a w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