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ages (6)  

高倉健與導演降旗康男自1966年開始,合作拍了20 部電影。高倉健演了降旗康男的第一部電影,2012年,降旗康男導了高倉健的最後一部電影《我最親愛的》(あなたへ)此時,兩人已高齡八十,年歲入暮,故事說的不外乎生活中瑣瑣碎碎的愛情、親情、友情和死亡等等的故事,電影拍起來特別感人。電影結束時,導演用種田山頭火的俳句下了生命不就是如此結語:「此路交織人生無數。吾今也步過。」

    演完《我最親愛的》,高倉健在11月中默默地走了,沒有儀式, 隔一個禮拜才以新聞稿發佈死訊。真像他演的大多數電影,無論演的是黑道或警察,在電影結束時,把所有的牽掛盡藏在他那載滿悲哀的眼神裡,挺著腰桿,嘴角盪著不知是哀愁還是喜悅的表情,孤零零地走著,淡出。戲院的燈亮了,電影結束。這次高倉健真的走了。

    記得三十幾年前金馬獎國際電影節首次開放日本參展時,幾部電影如《望鄉》、《細雪》、《鴛鴦傘》和《車站》放映時萬人空巷,爭睹久違的日本片(那時日本電影尚未解禁)。從小看日本電影的我,也沒錯過。這年,我認識導演山田洋次和渥美清合作的男人真命苦系列的《鴛鴦傘》,還有降旗康男和高倉健的《車站》。

下載  

降旗康與高倉健

    《車站》講一個警官揖兇與三個女人的故事,導演分別平淡的敘述愛情、友情與親情間的糾葛,寫感情時好像隨時都會外溢,但卻又收得讓我們心頭一陣酸庝,總是殘留遺撼。最後一段的桐子,更令人不勝嘘唏。

    冬天是寂寞的季節,特別是過年前夕,而且是在天寒地陳的北海道。英次要搭船回鄉過年,卻因大風雪而被困住在碼頭邊的居酒屋。除夕夜,空蕩蕩的居酒屋老闆娘桐子替英次準備酒菜,一對寂寞男女,聊著聊著,電視機的除夕紅白對抗節目裡八代亞紀正唱著哀情的「船歌」。「哦,這是我最愛聽的歌……。」桐子看著電視說。寂寞的除夕夜,情歌流轉,暖暖地兩人不知不覺的互擁而眠,那是寂寞後的激情。隔天風雪已停,桐子送英次搭船回鄉。 上下船時,英次感覺到桐子好像看到了誰。

    過完年,英次回到碼頭的居酒屋找桐子,沒開店。他轉到桐子住處,當他推開門時,屋裡的男人推開桐子掏槍,英次回擊。原來這男人是英次追揖多年的殺友兇 手。

     電影結束時,,在警局作証的桐子用怨懟的眼神看從著旁走過的英次,交錯著英認那哀愁愧疚的神情時,他緩緩步出警局,外頭仍雪花紛紛。他堅毅的眼神有些許無奈,他想,這終究終是生命中的回憶之一。

      

下載 (1)  

英次與桐子

    我認為這一段是經典。電影也是。

    我迷上這兩個寂寞男人合作的電影。《新網走番外地》系列、《冬之華》《居酒屋兆吉》《鐵道員》等等,直到最近的《我最親愛的》。

    《我最親愛的》彷彿在重拍《車站》,同樣是公路電影的形式,只是故事不同,主角也變成退休的。電影裡,高倉健仍寡言寂寞,帶著去世妻子的骨灰,到她的故鄉,沿途遇到的人事物頻頻讓他想起妻子的種揰。故事簡單感人,大家都有不同的煩惱事,也都有滿滿的寂寞事不為人知。此片網羅日本老中青三代實力演員,田中裕子、佐藤浩市、北野武、余貴美子、綾瀨遙、草剪剛、淺野忠信和87歲大瀧秀治。光是看這些演員同場演出,已值回票價,高倉健與佐藤浩市在《文藝春秋》雜誌票選為2009年第二與九的十大男演員。此片也成為高倉健和大瀧秀治的遺作。

006_Dearest  

《我最親愛的》海報

     高倉健寫了幾本隨筆,舒發旅行、演戲和對已逝母親的思念。

談演戲,他說:「我對演戲真的不太在行,但目前為止的200部戲有一百多部,都是演我自己。」如此坦誠的說自己的演技,內斂謙虛可見本性,就如他電影裡的角色,無論是警察或黑道,都裡外如一。

  在他的人生中,影響他最深的是母親。「人生之中有如此深的喜悅,即使化成骨灰,也不想分離,就好像已經見到你深愛的那個人一樣,如此喜歡……。但母親,就活在我的身體裡。」他對母親的愛是歡喜的,母親過世時,他因拍戲無法奔喪。後來他寫道:「人的心靈是可以支配肉體的啊!只有母親才能察覺到那肉色橡皮膏下面的腳後跟裂口,可是她已經不在人世了。媽媽,我期待您的誇獎。」

    他和江利智惠美的婚姻不幸短短的結束,仳離後,妻子鬱而終。高倉健自覺愧疚,終生未娶。他說:「一生只愛妳一人。」真是深情的兒子與男人啊!

下載 (2)  

母親手抱嬰兒高倉健

下載 (3)  

高倉健的結婚新聞

   他對工作的態度宛如日本茶道的一期一會,每次都很珍惜相會的那段時間,深怕後會無期。他說「每次都告訴自己說,這可能是和自己熟悉的人們最後一次一起工作了。」

    《我最親愛的》是相知相惜的降旗康男為高倉健寫的一首輓歌,借講著一個老人和逝去妻子的故事,淡淡地,讓他跟著鏡頭走訪日本一遭,那美麗的風景與人情,洗滌一生的風霜與袞愁。

    說到輓歌,我想到2006年美國導演勞勃.阿特曼(Robert Altman)的最後一部電影《大家來我家》(A Prairie Home Companion)。

大家來我家 

《大家來我家》海報

 

      也是年逾八十,拍過86部作品的阿特曼用這部電影替自己寫輓歌。故事說長駐劇場的現場廣播節目最後一夜的表演。劇場易主改建,停播前的最後一夜,阿特曼用有名的跟拍與場面調度,再次見証他的驚人魅力。電影隨著飄盪在製播現場的幽靈,台前台後的飄來飄去,訴說著戲劇人生的種種悲傷快樂,道別與感恩。最後,在梅莉史翠普的《再見,嗎咪》的歌聲中,彷彿聽到阿特曼在向我道別。聽完這首生命的讚美詩,阿特曼隔年浩然長逝。

    感謝他們為觀眾編織生命中瑣瑣碎碎的小故事,的把人生的悲歡離合影像嵌入我們的記憶,成為一代人的偶像,也是心靈寄托。

    燈亮,電影結束。我總會細細地回味這兩個小時的影像與故事。這次,高倉健生命的謝幕終究來臨,往後,只能一片一會的回顧他那些經典的眼神、表情和走路的模樣。輕輕地,細心地踩著前進。

arrow
arrow

    a w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